压浆料在与灌浆料施工搅拌时的配方对比分析
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灌浆料和泥浆。水胶比和水胶比应与产品和产品性能的正常使用有关。灌浆料和水的比例混合一般在13.5-14加水量应根据产品的宽度、长度和灌浆层控制。一般来说,添加的水流动性好,水少,强度小。但是,也有必要根据这个标准加水。
压浆料的混合比一般为0.28。这个比例不足以控制灌浆料。建议施工公司在拌和前准备好工具数量,制定准确比例。
施工方法:
长期混合
1、混泥基灌浆材料时,应根据产品要求增加水。
2、水泥基灌浆材料应机械搅拌。混合和混合3min左右2/3水拌匀,然后加入剩余的水,搅拌均匀。如果产品有特殊的混合要求,应按要求混合。
3、拌和地点应靠近灌浆地点。
这是建筑施工中拌和方法的直接参考。为什么我们要先加水到2/3?这是因为在灌浆材料中加入水进行化学反应以达到灌浆材料的性能,二者是用于蒸发的。蒸发主要是使灌浆材料达到一定强度。此外,20%的水被用来反射水,80%的水用于蒸发。
压浆剂搅拌工艺技术要求
(1)清洗施工设备:清洗干净后的设备内不应有残渣、积水,搅拌机的过滤网空格应小于3mm×3mm。
(2)浆体搅拌操作顺序:在搅拌机中先加入实际拌和水用量的80-90%,开动搅拌机,均匀加入全部压浆料,边加边搅拌,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搅拌2min,最后加入余量的10-20%拌和水,继续搅拌2min即可使用。
(3)流动度试验:每10盘进行一次现场流动度试验检测,其流动度符合要求后,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,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,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。
(4)一般情况下不应在施工过程中额外加水增加流动度。
压浆剂和灌浆料有什么区别?
压浆剂(料)具有微膨胀、无收缩、大流动、自密实、较低泌水率、充盈度高、气囊沫层薄直径小、强度高、防锈阻锈、低碱无氯、粘接度高、绿色环保的优良性能。不含氧化物、氯化物、盐和亚盐等对钢筋有害组份,由高性能塑化剂、表面活性剂、微膨胀剂、水化热抑制剂、迁移型阻锈剂、纳米级矿物钙铁粉、稳定剂精制而成的压浆剂或与低碱低热盐水泥等精制复合而成的。
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,以水泥作为结合剂,辅以高流态、微膨胀、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。它在施工现场加人一定量的水,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。灌浆料具有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强、高强、无收缩、微膨胀;无毒、无害、**化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,自密性好、防锈等特点。在施工方面具有质量可靠,降低成本,缩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。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受力情况,使之均匀地承受设备的全部荷载,从而满足各种机械,电器设备(重型设备高精度磨床)的安装要求,是无垫安装时代的理想。
一、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简介
灌浆料采用优化的产品制作工艺,采用现代新材料研制开发而成的填充用系列灌注材料。
具有自流平、免振捣、**早强、高强、微膨胀、抗收缩、抗渗透、耐磨损、耐老化等特性及多种使用功能。操作简便,应用广泛。在各种设备安装和工程抢修、加固施工中,应用 本产品能显着加快工程进度,提高工程质量。浇灌后数小时可行人、通车,24小时达到设计使用强度,即可安装和运行设备,提前投产或恢复生产。
用到的胶凝材料为水硬性胶凝材料,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,而且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,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。
常见的水泥为盐水泥,是较基本的,也是应用较广的。按照国家标准GB175-1999规定:凡由盐水泥熟料、0-5%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、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,称为盐水泥。盐水泥熟料中主要的化学组成为:氧化钙、氧化硅、氧化铝、氧化铁四种氧化物。
高强的强度之所以非常高,其中较神秘的物质就是盐水泥的作用,水泥中熟料矿物与水发生的水解或水化作用统称为水泥的水化。水泥的水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。在此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水化产物并发生放热反应。
加入矿物掺合料和各种外加剂后,在水泥石中钙矾石与氧化铝凝胶、C-S-H凝胶互相打接,使得结构较为致密,无大气孔缺陷,因此凝固后的高强灌浆料具有早强、高强和抗干缩性能。
排桩墙支护工程灌浆料施工
核心提示:7.2排桩墙支护工程灌浆料施工7.2.1排桩墙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、预制桩、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。7.2.2灌注桩、预制桩的检
7.2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
7.2.1排桩墙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、预制桩、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。
7.2.2灌注桩、预制桩的检验标准应符合本规范*5章的规定。钢板桩均为工厂成品,新桩可按出厂标准检验,重复使用的钢板桩应符合表7.2.2-1的规定,混凝土板桩应符合表7.2.2-2的规定。
7.2.3排桩墙支护的基坑,开挖后应及时支护,每一道支撑施工应确保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。
7.2.4在含水地层范围内的排桩墙支护基坑,应有确实可靠的止水措施,确保基坑施工及邻近构筑物的安全。
高强修补砂浆在工程施工中有时会呈现开裂,抹灰后不久外表发生裂缝,往往与砂浆的材性和温度、环境温度以及风姿等有联系。施工后期维护不到位,砂浆掺合料或添加剂枯燥缩短值大,墙体自身开裂,界面处理不当,砂浆强度等级乱用或用错,基材与砂浆弹性模量相差太大等,是高强修补砂浆后期开裂的主要原因。
1、施工时一次性抹灰太厚,构成高强修补砂浆开裂。应按标准施工操作,一次抹灰不要太厚。
2、不宜在比高强修补砂浆强度等级低的基体或基层上进行抹灰施工,如的确需求,应采纳分层过渡的方法进行施工,防止抹灰层开裂或空壳。
3、不同原料交界处应采纳加强网进行处理,防止构成墙体开裂。
4、混凝土墙体抹灰前,必须用界面剂进行处理,并坚持湿润。
5、在高温、多风、空气枯燥的时节进行室内抹灰时,宜对门窗进行封闭,室外抹灰采纳遮阳防风办法。
6、高强修补砂浆凝聚后及时保湿维护,防止构成砂浆开裂。
灌浆料部分外表呈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、麻点,构成粗糙面,但无钢筋显露的现象,就叫灌浆料麻面。高强无缩短灌浆料外表为什么会呈现麻面?怎样防治呢?灌浆料外表为什么会呈现麻面?
1、模板外表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整理洁净,拆模时灌浆料外表被损坏;
2、模板未洒水湿润或湿润不够,构件外表灌浆料的水分被吸去,使灌浆料失水过多呈现麻面;
3、模板拼缝不严,部分漏浆;
4、模板阻隔剂涂刷不匀,或部分漏刷或失效,灌浆料外表与模板粘结构成麻面;
5、灌浆料振捣不实,气泡未排出,停在模板外表现象构成麻点。
灌浆料麻面如何防治?
1、模板外表整理洁净,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;灌溉灌浆料前,模板应洒水充沛湿润;模板缝隙,使用油毡纸、腻子等堵严;模板阻隔剂应选用长效的,涂刷均匀,不得漏刷;灌浆料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,至扫除气泡停止;
2、外表作粉刷的,可不处理,外表现象无粉刷,应在麻面部位洒水充沛湿润后,可用1:2或1:2.5水泥砂浆,将麻面抹平压光。
灌浆料的影响因素
核心提示:灌浆料的强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配合比,水灰比,骨料,外加剂,密实度以及后期的养护等。配合比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,使灌浆料
灌浆料的强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配合比,水灰比,骨料,外加剂,密实度以及后期的养护等。
配合比
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,使的强度更高。
水灰比
灌浆料抗压强度与灌浆料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,按公式计算,当水灰比相等时,高强度等级水泥比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出的灌浆料抗压强度高许多。另外,水灰比也与灌浆料强度成正比,因此,当水灰比不变时,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,此时只能增大灌浆料和易性,增大灌浆料的收缩和变形。
总之,影响灌浆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,要控制好灌浆料质量,较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灌浆料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。此外,影响灌浆料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骨料
骨料对灌浆料强度也有一定影响,当石质强度相等时,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,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,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,两种材料配制的灌浆料,碎石的灌浆料强度比卵石强。细骨料品种对灌浆料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,所以灌浆料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,但砂的质量对灌浆料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砂石质量必须符合灌浆料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,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,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,以保证灌浆料配合比,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。
密实度
在浇注现场一定要把灌浆料振捣均匀,排出里面空气,增加灌浆料密度.
后期养护
后期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、气温高低对灌浆料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。冬季要保温防冻害,夏季要防暴晒脱水。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。
在使用过程中,有时间会出现开裂现象,开裂的原因一般都是使用维护不当,并不是灌浆料质量问题,那么如何养护保养,防止灌浆料开裂呢?
造成灌浆料开裂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。
1、抢工期:
施工速度太快,造成灌浆料养护不到位,出现灌浆料开裂现象。
2、要求:
没有按照要求使用灌浆料,造成灌浆料使用不当。
3、起始时间:
灌浆料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灌浆料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,浆料初凝后几小时内需要洒水养护。
4、性能:
灌浆料的养护还和灌浆料的拌合物性能、气候,温度,湿度等因素有关,根据实际环境情况,进行合适的养护。